糖化酶 生产厂家 使用说明 cas
【已经过期】:请登录重发或删除过期商品
产品属性:
价格: | |
---|---|
供货总量: | 50000 |
所在地: | 江苏无锡市 |
产品规格: | 食品级、工业级、饲料级、医药级 |
包装说明: | 1-25kg |
品牌: | 鑫源 |
详细信息
糖化酶的最新报价,糖化酶的厂家电话,糖化酶的CAS号,糖化酶的详细说明,糖化酶的价格,糖化酶的作用,糖化酶的指标,糖化酶的厂家总代理,糖化酶的厂家最新报价,糖化酶的添加量,糖化酶的分子式, 糖化酶的分子量,糖化酶的使用方法,糖化酶的应用范围,糖化酶的直销,糖化酶的供应!!
又名:葡萄糖淀粉酶。糖化酶是一种习惯上的名称,学名为α-1,4-葡萄糖水解酶(α-1,4-Glucan glucohydrolace)。本品应用于酒精、淀粉糖、味精、抗菌素、柠檬酸、啤酒等工业以及白酒、黄酒。
高转化率液体型、固体型糖化酶概述。
糖化酶是由曲霉优良菌种(Aspergilusniger)经深层发酵提炼而成。糖化酶,又称葡萄糖淀粉酶[Glucoamylase,(EC.3.2.1.3.)]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介a-1.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,也能缓慢水解a-1.6葡萄糖苷键,转化为葡萄糖。
本产品广泛用于生产白酒、黄酒、酒精、啤酒;用于以葡萄糖作发酵培养基的各种抗生素、有机酸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的发酵;本品还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葡萄糖。
产品特性
1. 作用方式:糖化酶的底物专一性较低,它除了能从淀粉链的非还原性未端切开a-1.4键处,也能缓慢切开a-1.6。因此,它能很快的把直链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依次切下葡萄单位,在遇到1.6键分割,先将a-1.6键分割,再将a-1.4键分割,从而使支链淀粉水解成葡萄糖
2. 作用条件:本品随作用的温度升高活力增大,超过65℃又随温度升高而活力急剧下降,本品是最适作用温度是60-62℃。最适作用PH舒值在4.0-4.5左右
酶活力定义
1克酶粉或1毫升酶液在40℃,PH4.6条件下,1小时水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毫克葡萄糖的酶 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(U)(国标法糖化酶活力单位定义)。
生产方法:紫红曲霉液体发酵法生产。使用方法和参考用量
酒精工业:原料经蒸煮冷却到60℃,调PH值至4.0-4.5左右,加糖化酶,参考用量为80-200单位/克原料,保温30-60分钟,冷却后进入发酵。
淀粉糖工业:原料经液化后,调PH值到4.0-4.5左右,冷却到60℃,加糖化酶,参考用量为100-300单位/克原料,保温糖化。
啤酒工业:在生产“干啤酒”时在糖化或发酵前加入糖化酶,可以提高发酵度。
酿造工业:在白酒、黄酒、曲酒等酒类生产中,以酶代曲,可以提高出酒,并应用于食醋工业。
其他工业:在味精、抗菌素、柠檬酸等其他工业应用时,淀粉液化冷却到60℃,调PH4.0-4.5,加糖化酶,参考用量100-300单位/克原料。
编辑本段使用糖化酶的优点
1、 糖化酶对设备没有腐蚀性,使用安全。使用糖化酶工艺简单、性能稳定、有利于各厂的稳定生产。
2、 使用糖化酶对淀粉水解比较安全,可提高出酒率,麸曲法能减少杂菌感染,节约粮食可降低劳动强度,改善劳动条件。
3、 使用糖化酶有利于生产机械化,有利于实现文明生产。
编辑本段注意事项
本品使用时最适PH4.0-4.5,淀粉糖和味精生产时应先调PH,后加酶糖化。用酶量随原料、工艺不同而变化,要缩短糖化时间需增加用量。
淀粉质原料必须与酶充分接触,接触面积大,时间长,效果好。间歇糖化要搅拌充分,连续化必须流量均匀。温度需严格控制60℃-62℃,保温时温度均匀,严禁短期高温。
编辑本段运输、贮存
本品对温度、光线、湿度都很敏感,运输贮存时尽可能做到避免曝晒、高温、潮湿、保持清洁、阴凉和干燥,能低温保存更好。
无锡市百瑞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供应以下产品:甜味剂:
D-木糖、乳糖、三氯蔗糖、山梨醇(山梨糖醇)、甜菊糖、甘露醇、木糖醇、低聚果糖(蔗果低聚糖)、低聚异麦芽糖醇、索马甜(非洲竹芋甜素)、等。
增稠剂:
刺槐豆胶、瓜尔豆胶、果胶、黄原胶(汉生胶)、聚丙烯酸钠、卡拉胶、酪蛋白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、羟乙基纤维素乙基醚、琼脂、琼脂粉、海藻酸钠、葫芦巴胶(香豆胶)、结冷胶、海藻酸丙二醇酯、田菁胶、阿拉伯半乳聚糖(松胶)、羧甲基纤维素钙、黄芪胶、壳聚糖、可得然胶、黄蓍胶、羟乙基纤维素、沙蒿籽胶、普鲁兰多糖、苹果果胶、羟丙基淀粉(羟丙基淀粉醚)、魔芋微粉、二氧化硅、魔芋粉(魔芋胶、魔芋甘露聚糖)、红藻胶、酪蛋白酸钠、醋酸酯淀粉等。
维生素系列:
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(核黄素)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烟酸(维生素B3)等。
氨基酸系列:
烟酰胺、甘氨酸、L-赖氨酸、DL-蛋氨酸、L-半胱氨酸、L-色氨酸、牛磺酸、L-亮氨酸、L-异亮氨酸、L-精氨酸、L-精氨酸盐酸盐、L-蛋氨酸、L-谷氨酸、L-肉碱等。
营养强化剂:
柠檬酸钙、柠檬酸亚铁、葡萄糖酸锌、氯化胆碱、大豆分离蛋白、水解动物蛋白、甘油磷酸钠、泛酸钙、水解动物蛋白、生物碳酸钙(沉淀碳酸钙,轻质碳酸钙)、等。
防腐剂:
尼泊金乙酯(对羟基苯甲酸乙酯)、纳他霉素(游霉素,海松素)、聚赖氨酸、鱼精蛋白、单辛酸甘油酯、羟甲基甘氨酸钠、尼泊金甲酯、尼泊金丙酯等。
调味剂:
己二酸、干贝素(琥珀酸二钠)、大豆组织蛋白、DL-酒石酸、L-酒石酸、富马酸、I+G、呈味核苷酸二钠、L-谷氨酸钠、β-环状糊精等。
抗氧化及改良剂:
磷酸氢二钾、EDTA-2Na(乙二胺四乙酸二钠)、酒石酸氢钾、三聚磷酸钠、焦磷酸钠、琥珀酸(丁二酸)、醋酸钙、酒石酸钠、复合磷酸盐、六偏磷酸钠、亚硫酸氢钠、连二亚硫酸钠(保险粉)、 L-半胱氨酸盐酸盐等。
抗氧化剂:
葡萄糖氧化酶、植酸(肌醇六磷酸)、TBHQ(叔丁基对苯二酚)、BHT(二丁基羟基甲苯)、BHA(丁基羟基茴香醚)、茶多酚、抗坏血酸钙、柠檬酸三乙酯、DLTP等。
乳化剂:
硬脂酰乳酸钙、单硬脂酸甘油酯、聚甘油脂肪酸酯、吐温-80、司盘-80、微晶纤维素、硬脂酸镁、蔗糖脂肪酸酯-11、蔗糖脂肪酸酯-15等。
酶制剂:
木瓜蛋白酶、果胶酶、a-淀粉酶、纤维素酶、胃蛋白酶、麦芽糖酶、半纤维素酶、乳糖酶、β-葡聚糖酶、葡萄糖异构酶、糖化酶等。
香辛香料:
薄荷脑、薄荷油、乙基麦芽素、香兰素、乙基麦芽酚、乙基香兰素等。
其他食品添加剂:
单宁酸(鞣酸,鞣质)、丙二醇、胆酸钠(牛胆酸钠)。